日期:2023-10-20 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:党委宣传部 陈祥贵 点击:
“取友必端”出自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夫尹公之他,端人也,其取友必端矣。”讲的是一则365体育平台取友与识人的故事。
尹公之他,卫国人,是郑国大夫子濯孺子的徒弟。子濯孺子奉国君之命攻打卫国,因发病拿不起武器,被卫国大夫庾公之斯追杀,子濯孺子却料定自己不会被害。原来,庾公之斯正是尹公之他的徒弟。子濯孺子知道尹公之他是正派人,所以断定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。果然,庾公之斯没有伤害他的师公。他见子濯孺子因病不能拿弓,于是拔去锋利的箭头,射箭而去,既尊重了师道,又不辱国君之命。
“端”,形声兼会意字,从立,耑声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以“直也”训释“端”,张舜徽《说文解字约注》言:“端之言耑也,谓人立于地,如草木初生之直也。”有“正”“直”之义。
包含“端”字的词语,如“端正”“端庄”“端方”“端一”等,也多作为一种美好品德、形貌的体现,强调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的价值追求。
何为“端人”?从古代的谥号可见一斑。“守礼执义,曰端;圣修式化,曰端;严恭莅下,曰端;恭己有容,曰端;秉心贞静,曰端;守礼自重,曰端。”“端”谥是非常难得的,清代入祀贤良祠的大学问家汪廷珍为人端正,为官30余年,刚直不阿,以文章品谊高天下,海内推为正人,有清节名,方谥号“文端”。“端人”便是古代社会对于品德高尚、道德正直的人的高度评价和尊重。
取友必端的典故,提醒我们要时刻注重自身品德修养,先做一个“端人”,进而慎重交友,做到“取友必端”。